Skip to main content

對於第一次出國,或是許久未出國的人來說,簽證往往是第一道關卡。因為依照目的國家、停留時間與到訪目的等因素,各國對於簽證有不同的規範與限制,確認這些規定絕對是行前必備的基本工作。

大研創意將為大家說明出國為什麼要簽證,以及我們常聽到的落地簽、免簽、電子簽證差異,甚至是基本的申請流程、必備資料文件,帶你快速了解出國前關於簽證的重要大小事。

 

簽證是什麼? 為什麼要簽證呢?

 

「簽證(Visa)」是我們進入外國時的「入境許可證明」,用意是讓當地政府過濾來訪人身份與目的,確保國家安危(如防範非法打工、非法移民),通常是護照上的貼紙或印章。

需要簽證入境的目的有許多種,包含:

  • 旅遊
  • 貿易
  • 轉機
  • 工作
  • 學習
  • 居住

以我國為例,我們依據來訪人的入境目的,將簽證劃分為四種類型:

  • 短期停留簽證(Visitor Visa)
  • 長期居留簽證(Resident Visa)
  • 外交簽證(Diplomatic Visa)
  • 禮遇簽證(Courtesy Visa)

 

另外,有些人會混淆簽證和護照的概念,簡單說明兩者差異:如果說護照是我們出國時的「國際身分證」,那麼簽證的意思就是「國際通行證」,一張當地政府允許我們踏入國界的門票。然而,也不是到每個國家都需要簽證,所以下個段落會簡要說明簽證取得方式,以及各國的簽證規範。

 

出國一定要簽證?認識免簽證、落地簽證、電子簽證

 

簽證的獲取方式,主要是依當地規定,前往我國或當地的外交部/大使館/領事館/辦事處申辦:若是到當地相關處所申辦,就是「落地簽證」;若是可線上申辦,則為「電子簽證」;若是根本不需要申辦,即為「免簽證」。

簡單來說,依照各國規定、停留時間不同,有些國家需要簽證、有些不需要,所以出國不一定需要簽證。了解這個概念後,接下來解說三種常見的簽證取得方式:

一、落地簽證(Visa on Arrival)

  • 取得方式:可在當地的機場、海港等地申辦簽證,不用在我國申辦
  • 詳細說明:落地簽證常見發放原因,包含旅遊、商貿、探訪親友等短期目的。適用於我國沒有當地的辦事處,或是出發前來不及申辦的時候
  • 注意事項:取得落地簽證後,需留意當地的法規限制,例如不可在當地長期居住、工作或是享有該國福利

 

二、電子簽證(Online Visa)

  • 取得方式:線上填寫申請表、附上資料、付費,申請成功後列印出電子簽證文件
  • 詳細說明:電子簽證常見發放原因,包含旅遊、商貿、醫療、過境等短期目的,現在有許多國家提供電子簽證,好處是方便快速
  • 注意事項:依照目的國家、到訪目的不同,電子簽證有效期限不太一樣(通常為 30 天),適用於臨時或短期的入境需求,但如工作、留學等長期目的通常不適用,申辦前需詳細了解當地法規規定

 

三、免簽證(Visa – Free)

  • 取得方式:不需申辦簽證
  • 詳細說明:通常是經濟發達或是外交關係良好的國家間,會簽訂「免簽證協議」,讓遊客旅行更方便。另外還有一種共享入境許可「申根簽證」,可以讓我們免簽證前往申根地區國家(多為歐盟會員國),詳見:申根簽證說明
  • 注意事項:免簽證制度多適用於短期旅遊、商務目的,允許短期停留 30 至 90 天不等,但仍需護照等旅遊證件資料。而長期出國目的,如工作、求學、居住等,通常還是需要申辦簽證。

 

各國簽證申請方式

由於各國的簽證規範不同,因此出發前務必留意當地是否需要簽證、如何申辦。這邊根據外交部統計資料,整理出台灣人最常去的幾個國家,以及各國的簽證規範給大家參考:

國家/地區 簽證申請方式

可停留天數

日本 免簽證 90天
韓國 免簽證 90天
新加玻 免簽證 30天